塑料排水井和HDPE排水管(波紋管、鋼帶管、纏繞管、立筋管等)組成的排水管網,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管道和磚砌排水井相比,具有施工簡單、周期短、養護方便、造價低的優點,在建筑小區排水、市政排水、農村污水治理、城鎮雨污分流改造等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嚴格遵循設計規范,是保障排水順暢的重點。
1、檢查井的位置應設在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處。
2、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的檢查井井蓋應有標識。
3、檢查井宜采用成品井,其位置應充分考慮成品管節的長度,避免現場切割。檢查井不得使用實心粘土磚砌檢查井。
4、檢查井在直線管段的最大間距應根據疏通方法等的具體情況確定,在不影響街坊接戶管的前提下,宜按下表的規定取值。無法實施機械養護的區域,檢查井的間距不宜大于40m。
管徑(mm) | 300~600 | 700~1000 | 1100~1500 | 1600~2000 |
最大間距(m) | 75 | 100 | 150 | 200 |
5、檢查井各部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應便于養護和檢修,爬梯和腳窩的尺寸、位置應便于檢修和上下安全;
(2)檢修室高度在管道埋深許可時宜為1.8米,污水檢查井由溜槽頂起算,雨水(合流)檢查井由管底起算。
6、檢查井井底應設流槽。污水檢查井流槽頂可與大管管徑的85%處相平,雨水(合流)檢查井流槽頂可與大管管徑的50%處相平。流槽頂部寬度宜滿足檢修要求。
7、在管道轉彎處,檢查井內流槽中心線的彎曲半徑應按轉角大小和管徑大小確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徑。
8、位于車行道的檢查井應采用具有足夠承載力和穩定性良好的井蓋和井座。
9、設置在主干道上的檢查井的井蓋基座和井體應避免不均勻沉降。
10、檢查井應采用具有防盜功能的井蓋。位于路面上的井蓋,易與路面持平;位于綠化帶內井蓋,不應低于路面。
11、檢查井應安裝防墜落裝置。
12、在污水干管每隔適當距離的檢查井內,可根據需要設置閘槽。
13、接入檢查井的支管(接戶管或連接管)管徑大于300mm時,支管數不宜超過3條。
14、檢查井和管道接口處應采取防止不均勻沉降的措施。
15、在排水管道每隔適當距離的檢查井內、泵站前一檢查井內和每一個街坊接戶井內,宜設置沉泥槽并考慮沉積淤泥的處理處置。
16、在壓力管道上設置壓力檢查井。
17、高流速排水管道坡度突然變化的第一座檢查井宜采用高流槽排水檢查井,并采取增強井筒抗沖擊和沖刷能力的措施,井蓋宜采用排氣井蓋。